黑土修複與健康團隊
團隊簡介:
負責人:張穎
成 員: 姜昭、王蕾、曲建華、陶月、張博、王一帆、孟慶娟、曹博、韓偉、王磊、江群、于晖、張林
目前團隊固定研究人員14人,其中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農業部“全國農業科研傑出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黑龍江省高校創新人才3人,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學術骨幹”5人,青年教師全部入選東農“青年才俊”人才計劃。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2人,高級實驗師1人,講師5人,實驗員1人,具有海外留學經曆4人。團隊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面上項目、青年項目等國家項目7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3項、省市基金項目4項;已發表學術論文270餘篇,其中SCI論文94篇,影響因子累計334.384,他引次數1200餘次;獲批黑龍江省農業科學技術一等獎和黑龍江省科學技術二等獎各1項。同時,團隊依托教育部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植物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中心、黑龍江省科技廳黑土污染與修複重點實驗室及黑龍江省教育廳寒地黑土資源利用與保護重點實驗室,擁有野外長期定位試驗站1個、擁有各類開展土壤保護與修複領域科研工作的儀器設備總值達1300餘萬元。
研究方向:1.農用化學品生态毒理效應與環境歸趨;
2.碳基功能材料的制備及其污染防控應用;
3.環境污染控制與土壤修複;
4.土壤改良與地力提升。
發展目标:
本團隊立足“研究型”建設類型,以東北寒地黑土保護與修複為主要研究特色與目标,攻克一批土壤保護與修複領域的前沿理論與核心技術,圍繞當前黑土退化與保護領域的重大戰略需求,研發提出一系列黑土保護關鍵技術;培養和彙聚一批高端人才,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形成特色鮮明、國際一流的學科體系。團隊未來的發展目标,将繼續體現我省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重要指示精神、踐行“藏糧于地、藏糧于計”的黑土地保護指導思想的行動步伐,彰顯我省強化強科技創新、助力農業強省的現代化發展理念,将一如既往的立足寒地黑土,面向東北地區現代化大農業,服務農業現代化建設,圍繞我省乃至東北地區黑土保護與修複領域的現實需求,以突破技術理論瓶頸為着力點,以強化關鍵技術落地轉化為根本任務,以實現黑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根本目标,“十四五”期間着重從平台建設、科研隊伍建設、科研實力、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團隊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