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于2000年12月在原土壤與農業化學和農業環境保護專業,以及生态學、微生物學和農業氣象學等學科基礎上成立。2006年1月與規劃與發展學院合并組建了新的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學院依托“土壤農化”(現為農業資源與環境)具有近六十餘年辦學曆史的傳統專業,以及現代社會發展普遍關注的“生态學”、“環境科學”、“環境工程”、 “應用生物科學”、 “應用氣象學”等五個新興的學科專業,形成了涵蓋農學、理學、工學等多個學科門類,本碩博多層次的綜合性辦學特色,也是學校發展較快的學院之一,學院辦學特色和優勢正逐步顯現。2010年,何萬雲教授榮獲“黑龍江省農業科技功勳獎”。劉元英教授獲得黑龍江省省長特别獎。
六十多年來,在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學院現有農業資源與環境一級學科博士點(博士後流動站)1個,土壤學、植物營養學、環境保護與修複、農業生态與氣候變化、資源環境微生物、5個學術型二級學科碩士點,以及農業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農業碩士專業學位碩士點;本碩博班1個;7個校級學科團隊;2021年農業資源與環境學科進入黑龍江省第二批雙一流重點建設學科;環境/生态學學科于 2020 年順利進入 ESI 前 1%行列。
學院在編教工99人(含柔性引進人才1人),學院現有教授20人,副教授31人,講師23人。博導26人,碩導52人。農業部農業科研傑出人才1人,農業部農業創新團隊1個。學院現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1人,教育部自然保護與環境生态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教育部大氣科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國家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2人;農業部農業科技創新團隊1個,黑龍江省科技創新團隊1個。“東農學者計劃”高層次人才10人(其中首席教授1人,傑出學者3人,學術英才6人)。本科生人數為1494人,研究生571人。現有6個教工黨支部,中共黨員70人,民主黨派5人,無黨派人士1人,群衆15人。學生黨支部12個,學生黨員281人。
現有黑龍江省科技廳黑土保護與修複重點實驗室、黑龍江省教育廳寒地黑土資源利用與保護重點實驗室、省教育廳新型肥料研發工程中心、學校“211工程”建設的“植物營養與生長調控工程中心”、“農業生态與環境工程中心等多個研究機構。擁有萬元以上設備210餘台,設備總價值達1464萬元。硬件條件達到國内先進水平,可以滿足教學、科研的需要。
近五年獲國家自然基金46項,其中國際合作項目1項,區域聯合項目1項,面上項目18項,青年項目25項;國家重點研發項目18項;省重點研發和部級項目6項;省自然科學基金26項,其中重點項目1項,面上4項目項,優青項目8項,聯合引導項目13項;橫向課題立項186項;成果轉化6項;獲省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8項;獲省級研究生思政案例庫1項,省級課程思政3門。特别是近兩年基金工作表現突出,獲資助項目數量逐年遞增。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總計立項15項,其中青年7項,面上7項,區域聯合1項;省自然基金總計立項17項,其中優青7項,聯合引導10項。尤其今年我院省基金立項數和資助率均居全校第二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總體資助率(29%)和青年基金資助率(36.36%)均為全校第一名。 2021年各類高新項目學院立項共計12項,經費1186.43萬,資環列全校第四名。2022年張穎教授獲批省“揭榜挂帥”科技攻關項目1項;其他項目(政府購買合同、中科院戰略先導、行業協會委托等),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列全校第二名。
學院與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簽約開展聯合培養研究生工作。通過與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态研究所、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等多個科研院所建立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21個,聘任專業學位校外導師80人,促進高水平科研與學校拔尖人才培養深度結合。2021年12月“雙創基地”獲批全國農業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育基地;2022年8月,“黑龍江五常水稻科技小院”獲批教育部、農業農村廳和中國科協第一批國家級支持建設科技小院。
學院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不斷緊密産學研合作,實現科技創新鍊與産業鍊融合對接,與中海油、雲天化、倍豐、雀巢等 20 餘家涉農企業簽署校企合作協議,其中共建校企研發中心 7 個,合作總經費 2000 餘萬元;為企業開發出有機肥、複合微生物肥、土壤修複劑、土壤改良劑等新産品 100 餘項,企業累計銷售肥料 20 餘萬噸,為合作企業創造經濟效益 4000 餘萬元; 以支撐龍江農業發展為己任,将寒地黑土與現代化大農業作為科研服務的優勢和特色,圍繞黑土利用與保護、作物養分綠色管理、有機農業和食用菌産業化,研發土壤改良,水稻、玉米、大豆和馬鈴薯等作物前氮後移輕簡化精準施肥,有機農業生産,食用菌栽培與生産等技術,在省内齊齊哈爾、黑河、綏化、建三江、紅興隆等 10 餘個地市 40 多個市縣與農墾系統推廣應用,推廣面積達 4000 餘萬畝,占全省耕地的 1/6,培訓技術人員 1000 餘人次、農民 10 餘萬人次,創造社會效益40多億元;組織專家長期深入生産一線,針對黑龍江省農業廢棄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卡脖子技術開展科技攻關和技術推廣。為解決黑龍江省畜禽糞污/作物稭稈問題資源化技術問題,與荷蘭DELSAM公司聯合開發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固體廢棄物處理發酵隧道,具有如下技術特征:效率高;成本低;零污染;适合寒冷地區;産品質量高。已經在哈爾濱市、牡丹江市等地推廣該成果,為解決當地畜禽糞污資源化問題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取得良好社會、生态效益;研制的稭稈腐熟,具有升溫發酵快、低溫啟動、腐解率高等技術優勢。已經在齊齊哈爾市、綏化市等推廣100多萬畝,黑龍江電視台對該成果進行了報道;我院專家常年深入基層為食用菌種植戶培訓和指導食用菌技術,近2年培訓食用菌菌農近1000餘人,為農民緻富和産業扶貧做出突出貢獻。
學院非常重視對外交流工作,先後與美國、日本、俄羅斯、以色列、意大利、荷蘭、德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先後派出十餘位教師出國訪問及短期進修,接待日本、美國、俄羅斯、加拿大等著名的專家學者50人次。出國訪問和參加國際會議近30人次,參加國内組織的大型會議及各類對外學術交流百餘人次。派出多名碩士、博士研究生出國學習,獲得聯合國糧農組織、歐盟、以色列等重大國際合作項目10餘項。
版權所有: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 伟德官网bv 郵政編碼:150030 辦公室 :0451-55191170 Copyright @ 2007-2022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