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與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課程介紹
土壤學實驗
Experimentof Soil Science
課程編号:03610424j-01
适用專業:農業資源與環境及植物生産類相關專業
總學時數:16
總學分: 0.5
課程類型:專業基礎
先修課程:土壤學;普通化學;分析化學
大綱主撰人:解新宇
内容簡介
土壤學是以地球表面能夠生長綠色植物的疏松層為對象,研究其中的物質運動規律及其與環境間關系的科學,是農業科學的基礎學科之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壤組成;土壤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特性;土壤的發生和演變;土壤的分類和分布;土壤的肥力特征以及土壤的開發利用改良和保護等。其目的在于為合理利用土壤資源、消除土壤低産因素、防止土壤退化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等提供理論依據和科學方法。土壤學實驗則是為了應證有關理論知識,讓同學們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論知識的實際意義而設置的,煅燒學生應用基礎理論去探讨、研究和解決實際生産問題的能力。
教學大綱
課堂講授部分
(一)分章節列出标題、各章節要點及授課時數
第一節 樣品采集與制備土壤含水量 4學時
掌握土壤采集方法并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處理掌握土壤含水量的測定方法及與農作物高産之間的關系
第二節 土壤容重與土壤比重 4學時
掌握土壤容重與比重的測定方法土壤顆粒密度與土壤比重的關系及土壤容重與土壤孔隙度的關系
第三節 土壤機械組成 4學時
掌握土壤機械組成的測定方法及土壤機械組成與土壤結構和土壤質地類别之間的關系。
第四節 土壤微團聚體土壤飽和持水量
掌握土壤團聚體及飽和持水量的測定方法及應用。
(二)教材與主要參考書
1、教材:馬獻發, 土壤學實驗指導,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0
2、主要參考書:
鮑士旦, 土壤農化分析,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0
教學大綱說明
一、 教學目的、課程性質及教學任務與其他課程的關系,所需先修課程。
土壤學是以地球表面能夠生長綠色植物的疏松層為對象,研究其中的物質運動規律及其與環境間關系的科學,是農業科學的基礎學科之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壤組成;土壤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特性;土壤的發生和演變;土壤的分類和分布;土壤的肥力特征以及土壤的開發利用改良和保護等。其目的在于為合理利用土壤資源、消除土壤低産因素、防止土壤退化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等提供理論依據和科學方法。所需先修課程主要有化學、地質地貌學、礦物學、農業氣象學等。
二、教學要求及選編教材的依據。
土壤學實驗則是為了應證有關理論知識,讓同學們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論知識的實際意義而設置的,煅燒學生應用基礎理論去探讨、研究和解決實際生産問題的能力。具體目标如下:
(1)能夠掌握土壤樣品采集與處理方法;
(2)能夠掌握土壤學的基本分析技術與方法;
(3)能夠結合所學知識為土壤分類、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土壤改良和合理施肥提供指導選用教材依據:
目前沒有國家級土壤學實驗教材,因此選擇本校校内教材。
三、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
在“土壤含水量的測定”實驗及“土壤顆粒密度的測定”實驗中根據實驗指導結合農業生産中相關知識進行綜合性實驗。内容不複雜,通過實驗教學,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和鞏固所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土壤學的基本分析技術,包括分析的基本理論、測定原理、儀器設備、試劑、測定方法和操作步驟,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并掌握本課程規定的實驗項目的測定技術,為今後解決實際工作中所遇到的分析問題打下基礎。
四、改革思路和說明。
為了逐步培養學生對課程的參與度,加強學生對生産實踐的認知度,每兩周會針對本實驗的授課内容給同學留一道讨論題,要求學生結合教材和參考文獻等資料形成書面作業,同時在每次課程之前,會針對前一節課程的内容進行以提問的形式進行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