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崇德 尚學 敬業 創新

人才培養

生态學專業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人才培養 >> 本科生教育 >> 培養方案 >> 生态學專業 >> 正文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生态專業課程介紹農業生态學

   發布時間:2021-02-25         浏覽次數: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生态專業課程介紹

農業生态學

Agricultural Ecology

課程編号:03600020z

适用專業:生态學、農業資源與環境等

總學時數:32學時

總學分:2.0

課程類型:專業課

先修課程:生态學、氣象學和農學基礎等

大綱主撰人:任紅玉、王宏燕、周東興

内容簡介

農業生态學是運用生态學和系統論的原理和方法,把農業生物及其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作為一個整體,研究其中的相互聯系、協同演變、調節控制和持續發展規律的學科。農業生态學是生态學在農業領域的分支。農業生态學的任務是揭示農業生态系統各種内外相互關系的規律,探讨最佳農業生态系統或生态農業模式,協調農業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态效益,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農業生态系統是農業生态學的研究核心。在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農業生态學要揭示農業生态系統的結構組成規律、功能運轉規律、輸入輸出構成規律、效益與效率提高規律、系統調控規律等。在應用研究方面,農業生态學為生态農業建設、農業可持續發展、健康安全食品生産等開展現狀評價、診斷和預測,提供農業優化模式的工程設計,并對配套的技術和政策提供建議。

農業生态學作為一門大學本科課程,介紹農業發展中三大效益矛盾統一的基本事實,闡述農業生态系統相互關系的基本原理,展現各種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思路,探讨農業生态系統的調查研究基本方法。這使得農業生态學有利于提高各科專業學生的系統意識、生态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有利于相關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和靈活運用。

教學大綱

課堂講授部分

(一)各章節要點及授課時數

第一章農業生态系統的結構                      4學時

第一節農業生态系統的概念

一、農業生态學及其發展

二、系統及其特性

三、生态系統

四、農業生态系統及其與自然生态系統

第二節農業生态系統的結構

一、概述

二、農業生态系統的水平結構

三、農業生态系統的垂直結構

四、農業生态系統的營養結構

五、農業生态系統的時間結構

第三節農業生态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

一、農業活動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二、中國農業生物多樣性的特殊性

三、威脅中國農業生物多祥性的因素

四、中國農業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與開發利用

第二章農業生态系統的功能能量流動            6學時

第一節能量及來源

一、能量的基本概念

二、熱力學定律

三、生态系統中能量的主要來源

四、生态系統中能量流動的模式

五、農業生态系統能流路徑

六、農業景觀區的能量收支及再分配

第二節輔助能的概念、分類及作用

一、輔助能的概念

二、輔助能的分類

三、輔助能的作用

第三節農業生态系統的生産力

一、地球主要生态系統的初級生産力

二、初級生産力的制約和改善方向

三、次級生産中的能量流動

四、農業次級生産簡況

五、次級生産的能量轉化效率

六、次級生産力的制約和改善方向

第三章農業生态系統的功能物質循環            6學時

第一節農業生态系統的水、碳、氮、磷和硫循環

一、農業生态系統的水循環

二、農業生态系統的碳循環

三、農業生态系統的氮循環

四、農業生态系統的磷循環

五、農業生态系統的硫循環

第二節農業生态系統中的養分循環

一、農業生态系統養分循環的特點

二、農業生态系統養分循環的一般模型

三、農業生态系統物流模型的建立

四、土壤有機質與農田養分循環

五、農業生态系統養分循環的調節

第三節農業生态系統物質循環的問題

一、農業生态系統物質循環的問題

二、化肥對環境的影響

三、農藥對環境的污染及生物濃縮

第四章農業資源                                4學時

第一節農業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和最優管理

一、農業資源的概念與分類

二、農業資源的特性及合理利用

三、不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利用控制與替代

四、可再生資源的利用、保護與增殖

五、公共資源的生物經濟平衡規律

第二節農業生态系統中的效益

一、農業的社會效益

二、農業的經濟效益

三、農業的生态效益

四、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态效益間的關系

第五章農業的曆史發展階段與現代農業發展思潮     2學時

第一節曆史上農業發展的幾個階段及其特點

一、原始農業

二、傳統農業

三、現代農業

四、各種替代農業

第二節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的幾種思潮

一、農業現代化思潮

二、綠色革命思潮

三、自然農業思潮

四、可持續農業思潮

第三節生态安全、食品安全與農業問題

一、生态安全及其特點

二、食品安全

三、農業生态安全問題及對策

第六章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學時

第一節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一、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由來

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内涵

三、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

四、中國的可持續發展行動

第二節農業可持續發展與可持續農業

一、農業可持續發展及其内容

二、可持續農業的基本概念

三、農業與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第三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支持體系

一、環境與資源支持系統及其建設

二、生産與管理支持系統及其建設

三、經濟與市場支持系統及其建設

四、技術與信息支持系統及其建設

五、政策與法律支持系統及其建設

六、社會文化與倫理支持系統及其建設

第四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技術體系

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技術體系

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高新技術創新體系

第七章有機農業與有機食品                      4學時

第一節有機農業與有機食品概述

一、有機農業與有機食品的概念

二、對有機農業的誤解

三、發展有機農業的意義

第二節有機農業的基本原則

一、建立相對封閉的作物營養循環體系

二、培育充滿生命活力的土壤

三、保護自然資源

四、作物病蟲害的生态防治和健康栽培

五、根據土地面積适量飼養家畜

六、按照家畜自然習性進行飼養管理

七、生産高品質的食品

八、禁止使用基因工程品種及其産品

第三節有機農業的生産與加工标準

一、IFOAM有機生産與加工基本标準簡介

二、歐盟有機農業管理條例介紹

三、日本JAS法介紹

第四節有機農業的生産技術

一、有機種植技術

二、有機養殖技術

第八章生态農業與綠色食品                       4學時

第一節生态農業概述

一、生态農業的發展

二、生态農業的概念與内涵

三、生态農業的基本特征

第二節生态農業的基本原理

一、生态農業系統

二、中國生态農業的基本原理

三、生态農業的基本特征

第三節國内外生态農業的對比

一、國外生态農業的基本特點

二、中國生态農業的基本特點

三、國内外生态農業基本特點對比

四、國外生态農業的發展趨勢

五、中國生态農業發展趨勢

第四節綠色食品概述

一、綠色食品的概念

二、綠色食品的标準

第五節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産品的比較

一、基本概念

二、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産品的特點

三、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産品的關系

(二)教材及主要參考書

1.教材:

農業生态學(第三版),駱世明,中國農業出版社,2017

2.主要參考書:

1)農業生态學,王宏燕、任紅玉等,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2005

2)生态學,楊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國内外生态農業對比-理論與實踐,卞有生等,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0

4)有機農業生态工程,席運官等,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5)可持續發展概論,王信領等,山東人民出版社,2000

教學大綱說明

一、教學目的、課程性質及教學任務,與其他課程的關系,所需先修課程

農業生态學是生态學在農業上的分支,是近年來得到迅速發展的一門綜合性相當強的學科,或稱邊緣學科。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牧業、水産業、微生物業以及同生物過程有關的其它行業,農業生态系統的各業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是各自執行不同功能的統一體;農業生态的理論是基于自然界中不斷進行的能量轉化和物質循環的規律,基于環境資源—生物群體—人類技術之間的協調發展等現代生态學規律,因此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農業生态學包括“軟”科學與“硬”科學兩個方面,前者為決策部門提供宏觀決策的科學依據,後者為實現宏觀決策提供必須的實用技術或示範典型。因此,除運用農業基礎知識外,必須應用數學、計算機等現代科學及手段來分析大農業,提出指導性方案;農業生态學又具有戰略性,包括解決農業中的具體技術問題,但更主要的是研究農業環境、資源、生物、人類技術經濟的協調關系,以及農業生态系統的基本規律,并根據這一規律制定出農業的發展戰略,另一方面,農業生态學在微觀上探讨生态學的基本規律,為使農業生态系統持續穩定地發展找出理論基礎。農業生态學的主要任務是面向農業經濟建設,為合理開發利用農業自然資源,提高生産力水平,保護與建設生态環境提供理論方法和科學依據。

農業生态學是生态學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專業課程。本課程與生态學、農業科學關系最為密切。學習本課程之前,需先修農業氣象學、作物栽培學、作物耕作學、土壤學、植物營養學等農學基礎課程和生态學。

二、教學要求及選編教材的依據

教學要求:

1.系統地掌握生态學的基本原理,建立起生态系統的觀點,加強生态環境意識,樹立人與自然協調相處的觀念。

2.掌握農業生态學要揭示農業生态系統的結構組成規律、功能運轉規律、輸入輸出構成規律、效益與效率提高規律、系統調控規律、系統演變規律等。

3.通過對農業曆史、現狀和未來的分析,使學生了解國際和國内的農業生态問題和解決的途徑,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态農業建設、農村可持續發展、健康安全食品生産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使學生今後能自覺尊重生态規律和經濟規律,注意資源的保護,為農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服務。

選編教材的依據:

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要求,以及教材的内容和難易程度等,盡量選擇“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或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以及中國農業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的高質量教材。

三、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

本課程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中全部應用多媒體教學;講授中結合提問、測驗、作業、讨論、座談等環節。

四、改革思路和說明

1.為适應全球變化、生物多樣性、可持續農業等生态熱點問題研究的需要,把農業生态學(農學專業必選課和水利等專業選修課)注重生态學基礎知識轉變為重視基礎知識應用上,如加大可持續農業、有機農業、生态農業等的内容和比重。

2.在增加先進儀器設備、改善實驗條件的基礎上,可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和計算機操作能力,使所學理論更好地聯系實踐,培養适應新世紀需要的高素質生态學人才。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