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崇德 尚學 敬業 創新

人才培養

生态學專業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人才培養 >> 本科生教育 >> 培養方案 >> 生态學專業 >> 正文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生态學專業課程介紹生态學

   發布時間:2021-02-25         浏覽次數: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生态學專業課程介紹

生态學

Ecology

課程編号:003600192j

适用專業:生态學

總學時數:48        

總學分:  3

課程類型:專業基礎

先修課程:普通化學,高等數學,植物學,生理生化類課程

大綱主撰人:趙偉

内容簡介

生态學是生态學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本課程将分别從生物個體、種群、群落、生态系統等不同層面講授生物與環境(含生物環境)的相互關系;揭示整體環境及環境因子對生物的生存、生長和繁殖等方面的影響,闡明生物對環境的生态适應方式及生态适應對策。并介紹與可持續發展相聯系的全球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等人類面臨的生态環境問題,緊密聯系生态學發展的前沿熱點問題。

教學大綱

課堂講授部分

(一)分章節列出标題、各章節要點及授課時數

第一章  緒論 (2學時)

第一節 生态學定義

第二節 生态學的研究對象

第三節 生态學的分支學科

本章要點:理解與掌握生态定義、對象、内容及任務;了解生态學分類及發展趨勢。

第二章  生物與環境8學時)

第一節 環境概念及類型                                    

第二節 生物與環境關系的基本原理                                                                        

一、生物對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

二、生物對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調整

第三節 生物與光的關系                                    

第四節 生物與溫度的關系                                  

第五節 生物與水的關系                                    

第六節 生物與土壤的關系                                  

第七節 生物的趨同和趨異                                  

本章要點:理解和掌握環境概念及類型,掌握生物與環境關系的基本原理掌握生物與光、溫度、水分、土壤的關系。了解生物的趨同和趨異反應

第三章  種群及其基本特征(7學時)

第一節 種群概論                                          

第二節種群的動态                                      

一、種群的密度和分布

二、種群的空間結構

三、生命表

四、存活曲線

五、種群内禀增長率

六、種群增長模型

第三節 生活史對策                                        

本章要點:理解和掌握種群概念及特征,掌握種群的密度、分布和種群的空間結構掌握種群增長模型及種群生活史對策

第四章  種内與種間關系6學時)

第一節種内關系                                        

一、密度效應

二、動植物的性行為

第二節種間競争                                        

一、高斯假說

二、種間競争模型(Lotka-volterra模型)

三、生态位理論

四、捕食作用

五、寄生與共生

本章要點:理解和掌握種内關系,掌握密度效應和動植物性行為。掌握種間競争模型,特别是生态位理論。了解競争、捕食、寄生和共生理論。

第五章  生物群落的組成與結構7學時)

第一節生物群落的概念                                  

一、生物群落的定義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

第二節群落的種類組成                                  

第三節群落的結構                                      

一、群落的結構要素

二、群落的垂直結構

三、群落的水平結構

四、群落交錯區與邊緣效應

第四節 影響群落結構的因素                              

本章要點:理解和掌握生物群落的定義,掌握群落的基本特征掌握群落的種類組成和群落的結構,特别是群落交錯區與邊緣效應。了解影響群落結構的因素

第六章  生物群落的動态4學時)

第一節群落演替類型                                    

第二節控制演替的幾種主要因素                          

本章要點:理解和掌握群落演替類型,掌握控制演替的幾種主要因素掌握群落演替頂級理論

第七章  生态系統的一般特征5學時)

第一節生态系統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生态系統的組成與結構                          

一、非生物環境

二、生産者

三、消費者

四、分解者

第三節食物鍊和食物網                                

第四節營養級與生态金字塔                              

第五節生态效率                                        

一、常用的幾個能量參數

二、營養級位之内的生态效率

三、營養級位之間的生态效率

本章要點:理解和掌握生态系統的基本概念,掌握生态系統的組成與結構掌握食物鍊和食物網,特别是營養級與生态金字塔。了解營養級位之内和營養級位之間的生态效率

第八章 生态系統中的能量流動  5學時)

第一節生态系統中的初級生産                            

一、初級生産的概念

二、初級生産的效率

三、初級生産的限制因素

四、初級生産量的測定方法

第二節生态系統中的次級生産                            

一、次級生産的生産過程

二、次級生産量的測定

第三節生态系統中的能量流動                            

一、研究能量傳遞規律的熱力學定律

二、食物鍊層次上的能量分析

三、實驗種群層次上的能量分析

四、生态系統層次上的能量分析

本章要點:理解和掌握生态系統中的初級生産概念、效率、限制因素和測定方法,掌握次級生産的生産過程和次級生産量的測定掌握生态系統中的能量流動規律,特别是能夠分析生态系統中的能量流動。

第九章  生态系統中的物質循環4學時)

第一節物質循環的一般特點                              

一、物質循環的模式

二、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類型

第二節水循環                                        

一、全球的水循環

二、生态系統中的水循

第三節氣體型循環                                    

一、碳循環

二、氮循環

第四節沉積循環                                        

一、磷循環

二、硫循環

本章要點:理解和掌握物質循環概念和類型,掌握水循環的規律,重點掌握氣體型循環中的碳循環和氮循環的規律,掌握沉積型循環中的磷的循環規律。

(二)教材與主要參考書

1.教材

牛翠娟 2012 基礎生态學(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主要參考書

李博 2000  生态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孫儒泳 2002 基礎生态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曹湊貴 2002 生态學概論 高等教育出版社

Krebs C. J. 2003Ecology: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FifthEdition) 科學出版社2003影印版

             

教學大綱說明

一、教學目的、課程性質及教學任務與其他課程的關系,所需先修課程

生态學是生态學專業學生的重要專業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們可以掌握生态學的基本知識,對生态、環境問題有更深層的理解,豐富并鞏固學生的基礎理論。能用生态學理論解決一些實際的生态環境問題,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以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需要學生先修普通化學、有機化學、高等數學、植物學及生理生化類課程。

二、教學要求及選編教材的依據

總的教學要求是:

正确理解生态學中的基本概念;掌握生态學學基本原理;能夠運用生态學的基本原理,解決一些實際的生态環境問題。

選用教材依據:

所選教材《基礎生态學》(第3版)強調對生态學基礎理論的理解與把握,内容簡明扼要,圖标豐富。每一部分在強調基礎的同時,力求反映現代生态學研究的一些最新進展,并以窗口形式介紹一些相關知識。教材各章由正文、小結、思考題及推薦進一步閱讀的文獻構成,在每一部分的開始都有概括性的内容介紹。許多重點大學也采用此教材。

三、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

本課程是一門專業基礎理論課,以講授生态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為主。課堂教學采用啟發式、提問式、點撥式等教學方法。

四、改革思路和說明。

力求把多媒體教學與闆書教學完美結合。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