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崇德 尚學 敬業 創新

人才培養

生态學專業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人才培養 >> 本科生教育 >> 培養方案 >> 生态學專業 >> 正文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生态科學專業課程介紹污染生态學

   發布時間:2021-02-25         浏覽次數: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生态科學專業課程介紹

污染生态學

Pollution Ecology

課程編号:03600453z

适用專業:生态學,環境科學,環境工程

總學時數:40        

總學分:  2.5

課程類型:專業必修課

先修課程:生态學、土壤學、環境學、植物學類課程

大綱主撰人:劉志華

内容簡介

本課程以污染物在生物體内的生物過程為主線,以生物與污染環境之間的關系規律為主要内容。課程分成理論基礎和實踐應用兩部分,其中理論基礎主要包括:生物對污染物的吸收和遷移、生物富集、污染物的毒害作用及生物對污染物的解毒、生物監測、生物對污染物的抗性及适應進化等内容;實踐應用部分主要包括水體污染及其生物防治、大氣污染及其生物防治、土壤污染及其生物防治及污染生态學中的環境質量評價。通過最新研究進展和學術思維的培養,讓學生将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不僅了解污染生态研究前沿,更對未來從事生态學理論應用方面的工作奠定紮實的基礎。

教學大綱

課堂講授部分

(一)分章節列出标題、各章節要點及授課時數

第一章緒論(2 學時)

習題要點:污染生态不定義?污染生态學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章重點、難點:污染物的類型、性質特點及來源。

本章教學要求:通過學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生态系統基本結構和功能的認識,理解污染物的類型、性質和來源,以及污染生态學的科學定義,了解典型污染事件的發生原因及其危害性。

第二章 污染物在生物體内的遷移(4 學時)

習題要求:高等植物對重金屬耐性的基本策略有哪幾種,植物對根際土壤重金屬的避性策略。

本章重點、難點:植物對重金屬的耐性類型、機理和對重金屬的解毒機制。

本章教學要求:了解重金屬的毒性、對植物的毒性症狀和機理,掌握加重和減輕重金屬危害的因素,植物重金屬耐性的基本策策略,理解高等植物對重金屬的耐性特征。

第三章生物富集(2 學時)

習題要點:生物富集系數,典型污染物的生物積累和放大過程,放大倍數。

本章重點、難點:污染生态過程的基本類型,污染生态過程的主要概念,毒物類型及污染生态效應的基本類型。

本章教學要求:通過學習,學生掌握污染物與毒物、污染生态過程的基本類型,理解污染生态過程各類型具體内容,了解典型污染物進入生态系統後可能的污染生态過程。

第四章 污染物的毒性及生物的解毒(6 學時)

習題要求:高等植物對重金屬耐性的基本策略有哪幾種,植物對根際土壤重金屬的避性策略。

本章重點、難點:植物對重金屬的耐性類型、機理和對重金屬的解毒機制。

本章教學要求:了解重金屬的毒性、對植物的毒性症狀和機理,掌握加重和減輕重金屬危害的因素,植物重金屬耐性的基本策策略,理解高等植物對重金屬的耐性特征。

第五章環境質量的生物監測與生物評價(4 學時)

本章主要介紹污染生态診斷方法,污染生态監測方法以及污染生态分析方法等。

習題目要求:水質生物監測、生物指标、評價标準、水生态系統健康概念,水質生物監測的優缺點,水生态系統健康監測方法。

本章重點、難點:污染生态監測的原理與方法,生物監測和水生态系統健康内涵,水生态系統健康監測的方法及在管理中的應用。

本章教學要求:掌握污染生态監測的原理與方法,理解生物監測和水生态系統健康内涵,了解大氣污染和土壤污染生态監測方法,水生态系統健康監測方法及其水生态環境管理中的應用。

第六章 水污染及其生物防治(4 學時)

習題目要求:水質生物監測、生物指标、評價标準、水生态系統健康概念,水質生物監測的優缺點,水生态系統健康監測方法。

本章重點、難點:污染生态監測的原理與方法,生物監測和水生态系統健康内涵,水生态系統健康監測的方法及在管理中的應用。

本章教學要求:掌握污染生态監測的原理與方法,理解生物監測和水生态系統健康内涵,了解大氣污染和土壤污染生态監測方法,水生态系統健康監測方法及其水生态環境管理中的應用。

第七章土壤污染及其生物防治(6 學時)

習題要求:土壤污染物的主要類型,主要土壤污染物對土壤生态系統的危害,土壤污染生物防治的機理與措施,土壤污染的監測方法。

本章重點、難點:土壤污染類型及其危害;重金屬和化肥對土壤生态系統的影響

本章教學要求:掌握土壤污染物的主要類型及其危害效應,土壤污染的監測方法,了解土壤污染的生物防治機理與措施。

第八章大氣污染及其生物防治(4 學時)

  習題目要求:大氣污染物類型、溫室效應、酸雨等危害、生物防治方法等。

  本章重點、難點:溫室效應的後果及防治對策。

  本章教學要求:掌握大氣污染的概念、危害,了解溫室效應與溫室氣體等問題、酸雨的形成特點、光化學煙霧等問題的防治措施。

第九章 污染土壤的修複(6 學時)

農業生态系統中主要污染物及來源,農藥對農業生态系統的污染及防治,化肥對農業生态系統的影響,重金屬在農業生态系統中的遷移、積累特性。

第十章 污染生态學的最新研究進展(2 學時)

(二)教材與主要參考書

1、教材:《污染生态學》,孫鐵珩,周啟星,李培軍,科學出版社,2001

          《污染生态學》(第3版),王煥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主要參考書:

教學大綱說明

一、教學目的、課程性質任務,與其他課程的關系,所需先修課程

《污染生态學》是生态學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程。污染生态學是以生态系統理論為基礎,用生物學、化學、數學分析等方法研究在污染條件下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規律,以污染物在生物體内的生物過程為主線索、生物與污染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為主要研究内容、生物抗性形成和生物防治為研究重點的邊緣交叉學科。該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污染生态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了解污染物在生态系統中的遷移、轉化規律及解決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後從事污染生态研究、環境保護、環境評價等相關工作打下應有專業基礎。

二、主要内容、重點及深度

生物對環境污染的抗性、環境質量的生物監測與生物評價、水污染及其生物防治、土壤污染及其生物防治、污染土壤的植物修複、污染土壤的物理修複和污染土壤的化學修複。

三、教學要求與主要環節

本課程的教學環節包括課堂講授,學生自學,實驗,實習,習題,答疑,期末考試。通過上述基本教學步驟,讓學生認識污染生态學的研究對象、主要内容和方法;了解生物對污染物的吸收、污染物在生物體及生态系統中的遷移、富集,污染物對生物的毒害作用機理;生物對污染物的解害及抗性的形成;生物對長期污染脅迫條件的生态效應與适應進化;了解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及其生物防治措施,初步了解環境質量評價中的污染生态問題。

四、改革思路和說明

1. 與實踐結合學習污染生态學。

2. 要以市場理論為指導。

3. 要有科學的研究方法。

2.      要有全局觀念。

3.       要有發展的觀念。

4.       要有矛盾統一的觀念。

5.       要運用一些必要的分析方法和手段。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