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崇德 尚學 敬業 創新

人才培養

應用生物科學專業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人才培養 >> 本科生教育 >> 培養方案 >> 應用生物科學專業 >> 正文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本科課程教學大綱生物制品學

   發布時間:2021-02-25         浏覽次數: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本科課程教學大綱

生物制品學

Biological products

課程編号:03600024z    

适用專業:應用生物科學

總學時數:48學時    理論學時: 32學時    實驗學時:16學時    

總 學 分:2學分

大綱主撰人:侯甯

内容簡介

生物制品學是應用微生物專業方向的一門專業課,是在普通微生物學,微生物生理學、微生物遺傳學、發酵工程工藝原理學基礎上開設的一門新興微生物應用技術課程。該門課程根據應用微生物方向特點,主要講授應用微生物制劑及其抗生素生産的基礎理論知識,生産工藝,産品質量檢驗等内容。

教學大綱

課堂講授部分

第一章 緒論(1學時)


教學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生物制品學的定義及其種類

2.了解制品學的發展過程

重點和難點:

各種不同的微生态制劑的種類及其作用。

主要内容:

第一節、生物制品學的定義及其種類

第二節、生物制品學的發展概論

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

以講授為主,配合多媒體過程演示和課堂互動。


第二章 微生物肥料(7學時)


教學目的和要求:

1.掌握微生物肥料的研究生産原理及其主要作用

2.掌握微生物肥料的種類與區别

重點和難點:

1.不同種類微生物肥料的生産過程,菌株篩選與擴大培養及發酵生産

2.微生物肥料的應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主要内容:

第一節、微生物肥料的理論依據和必要性

第二節、微生物肥料的種類

第三節、豆科根瘤菌劑的生産及應用

第四節、抗生菌肥料的生産及應用

第五節、生物磷肥的生産及其應用

第六節、生物鉀肥的生産及其應用及其質量檢驗

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

以講授為主,配合多媒體過程演示和課堂互動。


第三章 農用抗生素(8學時)


教學目的和要求:

1.掌握農用抗生素的研究生産原理及其主要作用

2.掌握農用抗生素的種類

重點和難點:

主要内容:

第一節、農用抗生素涞源、發展曆史及其在植物保護中的作用

第二節、農用抗生素産生菌的分離

第三節、農用抗生素産生菌的篩選

第四節、抗生素效價生物測定種類和方法

第五節、抗生素的常規育種、新技術育種方法及其菌種保藏

第六節、抗生素發酵生産條件及其代謝調控

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

以講授為主,配合多媒體過程演示和課堂互動。


第四章 細菌殺蟲劑的生産及其應用(4學時)


教學目的和要求:

1.不同種類細菌殺蟲劑的生産過程,菌株篩選與擴大培養及發酵生産

2細菌殺蟲劑生産過程中的微生物學操作方法與菌株的應用

重點和難點:

1. 細菌殺蟲劑生産菌株的篩選及應用

2. 細菌殺蟲劑的主要應用原理

3.細菌殺蟲劑的生産特性

主要内容:

第一節、昆蟲病原細菌的主要類群

第二節、蘇雲金芽孢杆菌的主要類群

第三節、蘇雲金芽孢杆菌的緻病機理

第四節、蘇雲金芽孢杆菌的生産

第五節、蘇雲金芽孢杆菌在害蟲防止上的應用

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

以講授為主,配合多媒體過程演示和課堂互動。


第五章 真菌殺蟲劑的生産與應用(3學時)


教學目的和要求:

1.不同種類真菌殺蟲劑的生産過程,菌株篩選與擴大培養及發酵生産

2真菌殺蟲劑生産過程中的微生物學操作方法與菌株的應用

重點和難點:

1. 真菌殺蟲劑生産菌株的篩選及應用

2. 真菌殺蟲劑的主要應用原理

3. 真菌殺蟲劑的生産特性

主要内容:

第一節、昆蟲病原真菌主要種類、侵染及其毒素

第二節、真菌殺蟲劑的生産應用及影響使用效果的因素

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

以講授為主,配合多媒體過程演示和課堂互動。


第六章 昆蟲病毒制劑的生産及其應用(2學時)


教學目的和要求:

1.掌握昆蟲病毒制劑的基本特性及其種類

2.昆蟲病毒制劑的生産過程

重點和難點:

昆蟲病毒制劑的使用及其影響殺蟲效果的因素

主要内容:

第一節、昆蟲病毒制劑的基本特性及其種類

第二節、昆蟲病毒制劑的生産

第三節、昆蟲病毒制劑的使用及其影響殺蟲效果的因素

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

以講授為主,配合多媒體過程演示和課堂互動。

第七章 昆蟲病原微生物的研究方法(2學時)


教學目的和要求:

1.掌握昆蟲病原微生物的研究内容與意義

2.掌握昆蟲病原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重點和難點:

病原微生物的生長及活動特性與其宿主範圍

主要内容:

第一節、病原微生物的收集和分離

第二節、病原微生物的毒理複壯

第三節、蘇雲金芽孢杆菌的血清學鑒定

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

以講授為主,配合多媒體過程演示和課堂互動。


第八章 微生物飼料與微生物飼料添加劑(2學時)


教學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生物制品學的定義及其種類

2.了解微生物飼料的發展意義及前景

重點和難點:

1.微生物飼料研究的主要目的與研究方法

2.微生物飼料開發的主要原理

3.微生物飼料生産應用菌株及其研究過程

主要内容: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單細胞蛋白飼料的種類及其生産方法

第三節、飼用酶制劑的種類及其生産

第四節、獸用微生态制劑的種類及其生産

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

以講授為主,配合多媒體過程演示和課堂互動。

教材與參考書

1、教材:《微生物制品及應用》

2、參考書:《生物制品學》、《微生物》、《抗生素與微生物殺蟲劑》

教學大綱說明

一、教學目的、課程性質任務,與其他課程的關系,所需先修課程

要求學生本教學大綱是根據應用微生物專業方向修訂的,是在普通微生物、微生物生理學、微生物遺傳學、發酵工程工藝原理等理論知識與方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應用性極強的一門專業課。生物制品學學有整體的認識,主要環節在于課堂講授與實驗相結合,再配合實習參觀,使學生不但從理論上,更要對發酵設備有一個直觀認識

二、教學要求及選編教材的依據

該門課程根據應用微生物方向特點,主要講授應用微生物制劑及其抗生素生産的基礎理論知識,生産工藝,産品質量檢驗等内容。微生物肥料和微生物農藥,掌握生産工藝、菌種提純複壯措施。

三、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

本課以課堂講授、實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四、改革思路和說明

該課程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科發展,适當調整教學内容,進一步修改和完善實驗教學内容,應增加課程實習。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