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應用生物科學專業課程介紹
食用菌分類學實驗
Experimentof Domestic fungus taxonomy
課程編号:03610815z
适用專業:應用生物科學
總學時數:16(0.5)
總學分:0.5
課程類型:專業必修
先修課程:普通微生物學,食用菌栽培學
大綱主撰人:劉華晶
課程簡介
食用菌分類學是應用生物科學類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基礎知識,是培養造就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高層次專門人才所需基本素質的重要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并在實驗的操作中達到理論與實踐結合。其内容涉及大型經濟真菌的标本采集、野外記錄以及标本的保藏問題,同時針對野生真菌有針對性的進行菌種鑒定工作。同時對野生有毒真菌的安全性、産品的化學分析方法等進行了簡單介紹。
大綱主撰人: 劉華晶
(一)實驗項目1大型經濟真菌标本的采集及野外記錄
1.實驗特點
實驗類型: 創新 實驗類别:專業基礎 計劃學時: 4 每組人數: 6 首開日期:
2.實驗目的與要求
掌握野外采集真菌标本及記錄基本方法。
3.主要儀器設備
序号 |
主要儀器設備名稱 |
型号規格 |
數量 |
1 |
平底筐、厚紙盒、塑料袋、木箱 |
|
|
2 |
液浸标本筒、數碼相機 |
|
|
3 |
掘根器、手鋸、短刀、報紙、紗布 |
|
|
4 |
号盤、鋼卷尺、濕度計、溫度計 |
|
|
4.實驗内容提要
對于傘菌目、盤菌目、腹菌目以及一年生多孔菌目來說夏秋季節是它們的采集期,因此要掌握好季節及時進行野外采集工作。
采集地生菌類時,可用手輕捏基部,緩慢将菌體轉一周拔出,盡量帶出地下的下部分,不要損壞菌托和菌環。
肉質、膠質和蠟質的标本,可輕放于 漏鬥狀紙袋中,菌柄向下,保持各部分完整。如有孢子可順便采集孢子印。
采集木生标本時,盡可能連同寄主的一小部分用刀、鋸等取下。
木質、木栓質、革質的多孔菌标本要分種裝入塑料袋中。
對采集來的真菌進行記錄,格式如下:
編号 年 月 日 圖 照片
菌名 |
地方名:蹬腿菇 |
中名:豹斑鵝膏 |
學名:Amanita pantherina Seer |
産地 |
|
海拔:820m |
生境 |
針葉林、闊葉林、混交林、草地、草原 |
基物:地上、腐木、立木 |
生态 |
單生、散生、群生、叢生、簇生、疊生 |
菌 蓋 |
直徑:5-12cm |
顔色:退色、邊緣、中間棕色深、有花斑 |
稍黏、不黏 |
性狀:鐘形、鬥笠狀、半球狀、漏鬥狀、平展 |
邊緣有條紋、無條紋 |
有白色塊鱗、角鱗、叢毛鱗片、纖毛、疣、粉末、絲光、蠟質、龜裂 |
菌肉 |
白色 顔色 味道 氣味 傷變色 汁液變色 幹後有苦味 |
菌 褶 |
寬度4-6mm |
密度:中 稀 密 |
顔色:白 |
離生 彎生 直生 延生 |
等長 不等長 分叉 網狀 橫脈 |
菌 管 |
管口大小: mm 管口圓形、角形 |
管面顔色、管内顔色、易分離、放射狀、非放射 |
菌環 |
膜質、杯狀、條紋、膜狀、脫落、不脫落、上下活動、生菌柄中、下部 |
菌 柄 |
長5-17cm、粗0.5-2cm、白顔色菌托近衣領狀 |
圓柱形、棒狀、紡錘狀 |
白色、基部根狀、圓頭狀、杵狀 |
下部有白色鱗片、腺點、絲光、肉質、纖維質、脆骨質、實心、空心 |
|
|
|
|
|
|
|
|
5.實驗操作要點
要在現場将菌類生境圖片拍攝下來;對欲篩選和培養食用菌和藥用菌要現場進行消毒處理,用解剖刀取下菌體組織放入斜面培養基中培養;采集的标本要當天及時進行處理。
6.注意事項
要對标本首先進行大緻分類。
(二)實驗項目2标本的處理和保存
1.實驗特點
實驗類型: 綜合 實驗類别: 專業基礎 計劃學時:5 每組人數: 5 首開日期:
2.實驗目的與要求
實驗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對現場采集的标本如何進行簡單的初步處理,運回實驗室後如何進行長期保存。
3.主要儀器設備
序号 |
主要儀器設備名稱 |
型号規格 |
數量 |
1 |
手提式烘箱 |
|
1 |
2 |
菌種保藏瓶 |
|
|
3 |
木箱 |
|
1 |
4 |
标本櫃 |
|
1 |
4.實驗内容提要
标本經過初步整理和鑒定後,根據标本質地和保存設備、标本種類等分别制成幹制品和液浸标本。
幹标本:一年生多孔菌類革質、半革質、纖維質不易腐爛的标本以及木質、木栓質的多孔菌類制成幹标本。
液浸标本:肉質、含水多、速腐性、易變色、脆弱的小型菌類以及肉厚、緻密堅實的标本。
5.實驗操作要點
标本采集結束要把幹制品放入木箱中裝好,液浸标本可随身攜帶。标本運回實驗室要及時整理,事先配置好大量防腐劑。
6.注意事項
(三)實驗項目3傘菌目标本的鑒定
1.實驗特點
實驗類型: 設計 實驗類别: 專業基礎 計劃學時:5 每組人數: 5 首開日期:
2.實驗目的與要求
實驗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如何對傘菌目标本進行鑒定
3.主要儀器設備
序号 |
主要儀器設備名稱 |
型号規格 |
數量 |
1 |
工具書、圖譜、圖鑒 |
|
|
2 |
顯微鏡 |
|
|
3 |
Melzer試劑 |
|
|
4.實驗内容提要
實驗過程中先把傘菌目标本排入所屬的科中,根據子實體的形态、菌蓋的質地、菌肉的特點、菌褶的性狀及其與菌柄的着生關系、菌柄的形态和為止及其與菌蓋連接的情況、孢子印顔色、孢子形态和顔色對傘菌目進行分科。
5.實驗操作要點
分科後對标本進行分屬。孢子的性質用Melzer試劑進行檢驗。如孢壁呈紅褐色為拟澱粉質,孢壁呈淡黃褐色或不着色為非澱粉質。
6.注意事項
實驗過程中要注意觀察菌髓、菌絲排列方式。
(四)實驗項目4多孔菌目标本的鑒定
1.實驗特點
實驗類型: 設計 實驗類别: 專業基礎 計劃學時:4 每組人數: 5 首開日期:
2.實驗目的與要求
要求學生掌握如何對多孔菌目标本進行鑒定。
3.主要儀器設備
序号 |
主要儀器設備名稱 |
型号規格 |
數量 |
1 |
工具書、圖譜、圖鑒 |
|
|
2 |
顯微鏡 |
|
|
3 |
測量工具 |
|
|
4.實驗内容提要
實驗過程中先把多孔菌目标本排入所屬的科中,根據子實體的形态、菌蓋的質地、菌肉的特點、菌褶的性狀及其與菌柄的着生關系、菌柄的形态和為止及其與菌蓋連接的情況、孢子印顔色、孢子形态和顔色對多孔菌目進行分科。
5.實驗操作要點
對多孔菌目進行鑒定時要注意觀察子實體的生長、菌蓋的性狀、菌蓋質地、蓋面形态、蓋緣形态、菌柄特點、菌肉形态、菌管形态等。
6.注意事項
在鑒定過程中要注意對菌絲類型及孢子性狀進行觀測記錄。
實驗教學目标及基本要求
在本門課程的學習中将實驗操作訓練與綜合能力的培養有機的結合起來,着重讓學生在上實驗課的同時掌握如何采集大型野生真菌以及對野生真菌進行保藏。對其中幾個目的真菌進行有針對性的鑒别工作。培養和鍛煉學生實驗操作技能。
基本要求:使學生學習并熟練掌握幾個目的食用菌分類技術;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态度,良好的實驗素質,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通過實驗獲得的感性認識。
考核辦法
1.通過學生的平時成績進行考核。平時成績包括實驗态度、實驗室常識、實驗技能的掌握和實驗報告等方面。
2. 考核學生獨立實驗設計和實踐過程,注重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及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
3、按要求書寫并上交實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