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農業資源與環境(本碩博班)專業課程介紹
環境影響評價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課程編号:03600186z
适用專業:農業資源與環境(本碩博班)
總學時: 48
總學分: 3.0
課程類型:專業課
開課學院: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先修課程:環境學、環境監測等課程
大綱主撰人:闫雷
課程内容簡介
環境影響評價是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專業基礎課。環境影響評價是在全球範圍内廣泛應用的環境管理方法,是世界各國為了人類賴以生存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針對本國特色制定的環境保護法律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從環境質量這一基本概念出發,探讨環境質量與人類社會行為間的價值關系,評價人類經濟活動和發展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及環境質量變化給人類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帶來的影響,同時提出減緩不利影響、防止環境污染的對策措施。環境影響評價具有判斷、預測、選擇和導向作用,對确定正确的經濟發展方向和保護環境與生态等一系列政策決策、規劃和重大行政決策都有十分重要意義。
教學大綱
一、課堂講授部分
(一)各章節要點及授課時數
(一)各章節要點及授課時數
第一章環境影響評價概論(6學時)
第1節 概述
第2節 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形成與發展
第3節 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特點
第二章 環境法規與标準(4學時)
第1節 環境法規
第2節 環境标準
第三章 環境影響評價程序與方法(4學時)
第1節 環境影響評價程序
第2節 環境影響評價方法
第四章 工程分析(6學時)
第1節 概述
第2節 污染型項目工程分析
第3節 生态影響型項目工程分析
第五章 大氣環境影響評價(8學時)
第1節 基礎知識
第2節 大氣環境影響評價概述
第3節 大氣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
第4節 大氣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第六章 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6學時)
第1節 概述
第2節 地表水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
第3節 地表水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第七章 土壤環境評價(6學時)
第1節 土壤環境質量現狀評價
第2節 土壤環境影響預測
第3節 土壤環境影響評價
第八章 生态環境影響評價(8學時)
第1節 概述
第2節 生态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
第3節 大氣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第4節 生态環境影響的防護與恢複
(二)教材及主要參考書
1. 教材
李淑芹、孟憲林主編,環境影響評價,化學工業出版社,2018
2. 參考書目
(1)生态環境部監督管理司編,中國環境影響評價培訓教材,化工出版社 2009
(2)楊仁斌,環境質量評價,中國農業出版社, 2016
(3)丁桑岚主編,環境評價概論,化工出版社,2001
(4)環境影響評價,錢瑜,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
(5)環境影響評價,何德文,科學出版社,2008
(6)環境影響評價學,郭延忠,科學出版社,2007
教學大綱說明
一、教學目的與課程性質任務,與其它課程的關系,所需先修課程
環境影響評價是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專業基礎課,目的是熟悉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掌握環境影響評價的程序和方法。所需先修課程為環境學、環境監測等。
二、教學要求及選編教材的依據
總的教學要求:
教學過程中,基本概念要清晰,預測模型要推導,主要環節是評價思路和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的編制要點。體現在學生要對環境影響評價的全過程有比較清楚的認識,引導學生建立環境影響評價的觀念,掌握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程序與方法。尤其要熟練掌握建設項目對水體、大氣環境的影響評價及土壤環境影響評價。
選用教材依據:
目前,有關環境評價的書籍很多,本課程選用的教材是課程組教師在總結多年教學及實踐經驗,全面收集和評估傳統環境影響評價教材的現狀和特點基礎上,結合環境影響評價的新發展所編寫《環境影響評價》,該本教材由化學出版社出版,屬于化工出版社“十二五”規劃教材,并獲得2012年度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優秀出版物一等獎。
三、教學要求與主要環節
教學過程中,基本概念要清晰,預測模型要推導,主要環節是評價思路和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的編制要點。體現在學生要對環境影響評價的全過程有比較清楚的認識,引導學生建立環境影響評價的觀念,掌握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程序與方法。尤其要熟練掌握建設項目對水體、大氣環境的影響評價及土壤環境影響評價。
四、改革思路和說明
緊密聯系學科發展,适當調整教學内容。課堂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與教師同步思考。。進一步修改和完善教學内容,重點及難點要突出,力求課堂内容生動、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