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範八政,食為政首。農業一直是我國傳統社會生産、發展的基礎和命脈。在社會實踐中,中國古代士大夫、鄉賢逐漸構建出耕讀傳家的治理之道,他們傳承耕讀思想,并将其運用在國家治理之中。因而我們有必要去梳理耕讀思想的曆史文化脈絡、傳統優良耕讀傳家的豐富文化底蘊,思考傳統農耕文化“古為今用”的時代價值與意義。
一、原始農耕的出現
為滿足民衆的飽腹需求,即生存的需要,神農氏以身垂範,成為農耕文化中的人物典範。神農治世,躬身農事,将百姓最為看重的飽腹問題作為國家治理的基點,以民為邦本作為治理之道,農業耕種構成其時代特色,改變了先民較為原始的生産方式,成為中華農耕文明的開拓者。我國自古以農立國,農本思想構成了傳統農耕文明和農業社會的基本底韻。中國農本思想的雛形可追溯至神農時代的民為邦本、以民為本意識,在炎帝與黃帝農治與武治的較量中産生,并在農治進程中得到承繼和發展。
二、“公而忘私”的大禹精神
距今4000多年前的黃河流域洪水滔天,水災前後持續了好幾十年。為了減少水患對先民的危害,堯命鲧負責領導與組織治水工作,鲧采取“水來土擋”的策略治水,花了九年時間才将決口封堵,但時好時壞,始終未能根治洪水。禹治水之法不在于“堵”,而是采用疏導。在《尚書·大禹谟》中,記載了舜對禹治水的誇贊,從治水出發,對禹的品格給予肯定,可見在古代治水之能與個人品格、才能是相通的。
三、“守正創新”的擔當作為
千百年來,聚族而居。在漫長的農耕文化熏染下,糧食安全與水患防治逐漸成為各階層的普遍共識,從而促成了以早慧的中華農耕文明和中華民族為主體的大一統國家的建立。國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古往今來,糧食安全都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明代徐光啟深研算學、天文曆法,并将其運用在輔助農業耕種之中。明末清初的宋應星結合自身農耕實踐經驗撰書《天工開物》,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傳統的生産技術。民為國基,谷為民命,糧食事關國運民生。中國人一直在改革創新農業科學技術,不斷向實現“禾下乘涼”夢奮進。
四、耕讀文化與社會治理
無論是現代,還是古代社會,都離不開治理。耕讀傳家治理的思想與文化是在實現社會、鄉村治理的過程中形成的優秀農耕文化代表之一,是家族中每個個體、由個體組成的家族和衆多家族組成的整個社會所共同向往的精神境界。耕種為生活提供物質支持,讀書為精神提供“食糧”供應。家規、家訓是古代家庭文化傳承的重要方式,也是一個家族期望香火永續、興旺發達的表現。家規、家訓的傳承實際也是家中先輩對後輩的囑托與要求。
五、宗族傳統的治理實踐
經數百年傳承,将耕讀并舉、耕讀一體、半耕半讀等耕讀思想融彙于家訓中,往往成為許多宗族的傳統。家訓中要求後輩耕讀并舉,其深意并非僅僅局限于耕作與讀書兩個詞本身含義,更多的是通過耕讀并舉,培養後代勤耕、奮讀、樸素等優良品質。古代大家中多強調耕讀,并在家訓、家規中多有體現,便是希望家中後輩能夠靠自身勤勞簡樸使得家族水葆繁茂,而非寄靠祖輩蒙蔭安享一代富貴,其意義便在于此。
六、優良傳統道德的豐富内涵
耕讀傳家的教化實踐作為中國古代家庭道德教育的寶貴财富,其“勤勞簡樸、知書達理”等傳統價值觀念成為優良道德品行培育的基礎,也成為了調整家庭、社會關系的指導規範。傳承至今的優良道德傳統曾在古代社會家族的家風構建與家族延續中發揮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在當今時代仍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培養立德修身的道德典範,引導他人樹立優秀道德品質,形成倫理文化道德觀念。
七、耕讀傳家的教育價值
傳統耕讀傳家的出發點是為了家族的興旺發達與代代相繼,耕為家族生存提供物質支持,讀為家族培養品德高尚、讀書應舉的後輩。通過對耕讀文化的堅持與弘揚,實現教化,在耕與讀之中營造更為積極的社會學習氛圍,提升參與國家、社會治理的各大主體的素質與能力。耕讀傳家的思想與精神對于一個家族,是其治家之道、教子之道、修身之道的真切體現,是家族内在治理的實踐指導,更是成為宗族傳統被代代傳承。
家是國的基礎,有國才有家。中華農耕文化是家國文化,家國思想源遠流長,家國情懷一脈相承。願同學們牢記家國社稷,共築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