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崇德 尚學 敬業 創新

學生工作

學生工作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學生工作 >> 正文

【資環青志】“三下鄉”專項活動|第十六屆“氣象防災減災宣傳志願者中國行”來啦!

   發布時間:2024-06-22         浏覽次數: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氣象工作和科學普及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和《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部署,鼓勵高等學校青年師生開展氣象科學普及活動,推動氣象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科普知識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中國氣象局、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将于2024年暑假期間組織有關高校聯合開展第十六屆“氣象防災減災宣傳志願者中國行”活動。


一、基本介紹

活動主題

氣象防災減災宣傳志願者中國行

組織單位

主辦

中國氣象局

教育部

共青團中央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承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中國氣象學會

全國氣象科教融合創新聯盟

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

(中國氣象報社)

參與對象

各高校大氣科學、大氣探測、資源環境、海洋氣象類等氣象相關專業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注:以團隊為單位參與,每支團隊建議有大學生志願者10至14人,其中應40%為氣象相關專業學生。每支團隊至少有1名高校教師或氣象有關單位科普志願者或科普專家作為指導老師。)



二、活動内容

1.開展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宣傳 保障服務民生

走進廣大鄉村、城鎮社區、中小學、企事業單位,舉行防災減災知識圖片展、氣象科普講座,發放科普宣傳資料,發布科普活動視頻,講解因氣象災害造成人員傷亡、财産損失的典型案例,宣傳台風、暴雨(雪)、寒潮、大風(沙塵暴)、冰雹、霜凍、大霧和霾等各種氣象災害以及泥石流、山洪等次生災害的預警和防禦知識,宣傳《氣象法》《氣象災害防禦條例》《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标準規範,提升全民防災避災救災意識和能力。

2.宣講智慧農業氣象科技成果 助力鄉村振興

以農村農民需求為導向,深入農戶、鄉村、産業,立足服務農業生産和地方産業發展,創新載體、豐富形式,利用特色農業氣象服務示範基地、防災減災示範社區、氣象觀測台站、學校實習實訓基地等場所及資源,開展氣象科技創新研究和科普實踐活動項目,宣講氣象科技服務“三農”實踐經驗,解析氣象預報預警信息,讓農戶“聽得懂”氣象災害防控技術,“用得來”氣象新技術新産品,以氣象賦能、科普惠農助力糧食穩産保供、美麗鄉村建設。

3.創作“因地制宜”科普産品 傳播氣象文化

将氣象科普與調查研究相結合,聚焦本區域本單位特色優勢,聯動運用全國氣象科技活動系列優秀成果,開展面向基層、服務民生的氣象資源轉化和科普創作,錨定産出“五個一”科普作品(即:一份問卷調研報告、一系列科普宣傳活動視頻、一套科普知識手冊、一組原創科普漫畫、一部科普展演作品等),逐漸形成并豐富完善“留下來”的适應地方氣候生态特點、各類重點人群的系列特色科普産品。在活動中注意挖掘、整理和傳承氣象文化遺産,培育原創氣象科普作品和優秀文創團隊。

4.推動大中小學科普直通聯動 點亮創新星火

“大手牽小手,科學伴成長”,利用互動遊戲、科普短片等多種形式面向中小學生開展氣象防災減災、氣象與健康科普宣傳,引導中小學生參與氣象科普志願活動,傳播氣象知識文化,激發氣象科學興趣,倡導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助力“雙減”教育。調查中小學校的氣象防災減災救災應急預案等,了解中小學氣象知識普及、氣象研學開展情況及需求。

5.實踐體驗國情社情民情 磨煉奮鬥精神

青年志願者通過深入企業廠礦一線、村鎮社區基層、中小學校園,全面感受國家發展和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走進民族地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走長征路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科學家精神和宣揚氣象文化;運用氣象科技現代化和服務現代化建設普惠成果,深入群衆開展調查研究,立足專業特長積極建言獻策,為國家富強、民族複興和人民幸福貢獻青春力量。

三、活動安排

1. 培訓階段(5月至6月)

招募高校青年師生志願者和氣象有關單位科普宣傳青年志願者,開展科普知識及安全教育培訓。

2. 啟動階段(6月)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縣舉行第十六屆“氣象防災減災宣傳志願者中國行”啟動儀式。
  3. 開展階段(7月至8月

各高校和各地氣象局聯合組織,在全國廣大鄉村、城鎮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開展地方特色氣象科普和社會實踐活動。
  4. 總結階段(9月至10月)

各高校、各地氣象局對本校、本地活動進行總結并推選優秀,中國氣象局将組織活動總結評優并通報表彰。

四、活動要求

1.提前謀劃部署,做好安全保障

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統籌、協同推進,健全完善組織領導機制、責任落實機制和安全保障機制,做實做細業務和安全培訓,實現常态化、扁平化協調服務。要強化聯動互動、多元支持,做好資源整合、銜接利用,确保活動有序開展、安全可控。

2.擴大宣傳覆蓋,樹立品牌形象

堅持文化引領,凝練活動精神,加強開放合作、互動聯動,協調新聞媒體宣傳矩陣資源,指導各高校、志願者團隊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生動展示青年志願者風采、鄉村振興美麗圖景、人民美好生活的氣象要素,宣揚各地各高校鮮活經驗和創新做法,選樹優秀團隊和典型事例。

3.突出實效導向,産出活動成果

氣象部門和高校加強局校合作,堅持“突出主題、确保安全、就近就便、務求實效”原則,以解決問題需求為目标導向,打造學生志願者和氣象科普專家融合團隊,用好氣象科普資源、賦能鄉村振興,共同做好活動“後半篇文章”,全面提升氣象科普能力。

五、活動相關

請有意向參加活動的同學掃描下方二維碼進群,後續通知将在群内發布。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