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崇德 尚學 敬業 創新

黨群工作

師德師風教育專欄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黨群工作 >> 師德師風教育專欄 >> 正文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

   發布時間:2023-05-31         浏覽次數:

5月31日

習近平在北京育英學校考察時強調

争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好兒童 向全國廣大少年兒童

祝賀“六一”國際兒童節快樂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新時代中國兒童應該是有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懂感恩、懂友善,敢創新、敢奮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兒童。希望同學們立志為強國建設、民族複興而讀書,不負家長期望,不負黨和人民期待。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學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質、知識智力、身體和心理素質等各方面的培養缺一不可。“雙減”政策落地有一個過程,要久久為功。要引導家長、學校、社會等各方面提高認識,推動落實好“雙減”工作要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育英學校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鮮明的紅色基因。要加強革命傳統教育,讓每一位育英學校的學生牢記學校的光榮曆史,銘記黨的關懷,廉續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從小聽黨話、跟黨走,立志為黨成才、為國奉獻。

提高人的健康素質,青少年是黃金期。這個階段,長身體是第一位的,身體好了,才能為今後一生的學習工作打好基礎。體育鍛煉是增強少年兒童體質最有效的手段。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孩子們不是要吃得胖胖的,而是要長得壯壯的、練得棒棒的。體育鍛煉要從小抓起,體育鍛煉多一些,“小胖墩”、“小眼鏡”就少一些。學校要把體育老師配齊配好,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面都要為少年兒童增強體魄創造條件。

很多知識和道理都來自勞動、來自生活。引導孩子們從小樹立勞動觀念,培養勞動習慣,提高勞動能力,有利于他們更好地學習知識。現在一些城裡的孩子接觸農村、接觸大自然少,不光“四體不勤”,而且“五谷不分”,對吃的是什麼、從哪裡來的、怎麼來的都不知道,更體會不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他對同學們說,認識大自然,首先要從認識身邊的植物開始。同學們栽培的各種植物,雖然書本上都有介紹,但大家親手種、親自培育、跟蹤觀察,收獲肯定是不一樣的,希望同學們從“學農”中感受到農作的艱辛和農民的不易,從小養成熱愛勞動、珍愛糧食、尊重自然的良好習慣,為建設美麗中國作貢獻。新時代生态文明建設要從娃娃抓起,通過生動活潑的勞動體驗課程,讓孩子親自動手、親身體驗、自我感悟,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早早植入孩子的心靈。

科學實驗課,是培養孩子們科學思維、探索未知興趣和創新意識的有效方式。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科技創新、強國有我”的志向,當下勇當小科學家,未來争當大科學家,為實現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貢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是好的,我國的基礎教育在世界上是有優勢的,要堅定文化自信,把自己好的東西堅持好,把國外好的東西借鑒好,與時俱進、開放發展,讓孩子們有更廣闊的眼界、更開闊的思路、更開放的觀念,努力培養堪當民族複興重任、勇于創造世界奇迹的國之棟梁。習近平強調,人才培養,關鍵在教師。廣大教師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以人民教育家為榜樣,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要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讓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和令人羨慕的職業,努力形成優秀人才争相從教、優秀教師不斷湧現的良好局面。

今天我專程來北京育英學校看望大家,和小朋友們共慶“六一”兒查節。看到同學們天真活潑、朝氣蓬勃,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感到非常高興。黨中央始終關心關懷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舉措,努力為孩子們健康成長創造更好環境。我相信,有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生活在中華民族大家庭裡的各族兒童一定會越來越幸福,一定會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各級黨委和政府、社會各方面要切實做好與兒童事業發展有關的各項工作,關心幫助困難家庭的孩子特别是孤兒和殘疾兒童,讓所有孩子都能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都能有一個幸福美好的童年。

今天的少年兒童是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的接班人和未來主力軍。為在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現在是我們這一代人在努力奮鬥,未來要靠你們去接續奮鬥。


Baidu
sogou